今天是: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工作动态

武江区残联助残实事:一面锦旗,一声感谢,一份认可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想帮我弟弟换残疾人证……可是我跑了好几个地方都办不了……”一位湖北籍残疾人的姐姐带着哭腔无助地跟武江区残联干部诉说她这几天遇到的难题。“你先别急,慢慢说……”在武江区残联干部耐心询问下,章女士才把她的困难一一述说。据称,章女士的弟弟于2012年在韶关的工作单位发生工伤事故,从出事到现在一直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最近湖北老家的残联工作人员致电提醒其弟弟的残疾人证于今年8月份到期,需要及时去换证。章女士先到武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咨询换证事宜,按照《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残疾人证办理不受户籍地限制。自2021628日起,残疾人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6项事项可以实现“跨省通办”,申请人可在经常居住地向当地县级残联提出办理申请。申请人除提交当地残联要求的证明材料和相关资料外,还应提交当地的有效居住证。

“居住证……”章女士心里犯嘀咕,又急忙去了派出所咨询办理居住证事宜,被告知办理居住证需提交购买当地社保证明或提供其本人或直系亲属的房产证明。但章女士弟弟十二年前因工伤成为植物人,一直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一没有社保,二没有房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办理居住证。

随着残疾证到期时间越来越近,章女士越来越着急,无奈之下,她只好把这通电话打到武江区残联来求助了。

武江区残联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领导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进行跟进。同时,主动牵头积极协调派出所、粤北人民医院、属地居委会、户籍地残联等部门。本着“为民办实事,和为群众一件事一次办好”的办事原则,提出可行性“绿色通道”方案:由属地居委会和粤北人民医院作证,章女士弟弟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长达12年,粤北人民医院的评残医生对其弟弟进行残疾等级评定,武江区残联受理上传办证资料,户籍地湖北省通山县残联审核出证寄回给章女士。至此,圆满解决了章女士的大难题。



 

残联干部积极协调各部门


为此,章女士感动万分,声称自己在这里遇到了非常有爱的基层干部。为表达自己的感谢,她还特意将写有“爱心助残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锦旗亲自送到武江区残联,并高度赞扬武江区残联干部坚持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良好工作作风。



章女士送锦旗感谢武江区残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区残联一直以来秉承为残疾群众解忧、真情服务残疾群众的工作理念的事例处处可见:例如曾有一位80岁驼背残疾老人坚持要求配备非残联系统的辅具--“老式痰盂”,面对语言不通且坚持己见的老人,残联干部没有一口回绝,还自掏腰包上网为其买“合她心意”的痰盂,送到老人手里;又如残疾学生报考培英中专时,残联工作人员一直陪同学生和家长,耐心讲解报考重点和注意事项;还有为解决就业困难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武江区残联积极牵线韶关市旭日国际有限公司到重阳镇社区康园中心为20名合同到期的”旭日爱心车间职工”再续签为期6年的用工合同,为他们日后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供坚强保障......这一桩桩,一件件,也真正诠释了残联干部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使命担当。



残联干部送“老式痰盂”到老人手里

为重阳镇合同到期的”旭日爱心车间职工”再续签用工合同


武江区残联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创建“四强”党支部和模范机关为抓手,着力化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努力把落实好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持续提升涉残服务功能,主动担当,贯通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助推武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